钱振纲
读了张艳丽女士的《张恨水的“冷清”与“热闹”》(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“中国经典作家在海外”栏目),很有共鸣。
中国文学中始终存在着两类文学。一类是偏重导启的文学。这类文学在不同语境下有时被称为教训文学,有时被称为启蒙文学,有时被称为严肃文学。另一类是偏重娱乐的文学。这类文学有时被称为娱心文学,有时被称为消遣文学,有时被称为商业文学。其他国家的文学大概也可以作这种分类。但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分类,实际上,导启与娱乐在文学中并非两种势不两立的要素,二者也可以相安并存,甚至相得益彰。
五四新文学革命之后的二三十年内,中国的导启文学与娱乐文学曾形成过明显的分界,甚至对立。这种分界和对立也影响到后来的传播和研究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,以张恨水为代表的娱乐文学只是被作为批判对象,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播和研究。在中国大陆,这种状况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所改观。从张艳丽的这篇文章中的考察可以得知,海外由于一些学者对于思想“现代性”和艺术“现代性”的过于执著,虽然没有开展过对所谓“鸳鸯蝴蝶派”的批判,但传播的“冷清”是有的,而且至今没有明显改观。
在特殊的时期,如五四文学革命时期,特别强调和重视文学的启蒙作用是有其时代的合理性的。但这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。通常情况下,文学的导启作用和娱乐作用都应当受到重视,偏重导启的文学和偏重娱乐的文学也都不应被偏废。因为读者不仅需要导启,也需要娱乐。同样,为了让海外人士更准确全面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,中国现代的娱乐文学也应得到传播和研究。而张恨水作为五四文学革命后中国娱乐文学妇孺皆知的大作家,其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娱乐性,也有很强的人民性。他的作品在中国颇受欢迎,在海外的传播和研究也应当“热闹”起来。
张艳丽女士的这篇文章,对海外的张恨水传播和研究作出了全面细致的考察,也体现了作者分析文学大局面的理论功力。
钱振纲简介
钱振纲,男,汉族,1954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市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曾兼任中国茅盾研究会会长和《茅盾研究》主编。自1985年以来长期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,出版专著《走向新大陆——中国现代作家与中美文化交流》、《清末民国小说史论》。与他人合著《鲁迅与胡适——双悬日月照文坛》。主编 《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》、《茅盾评说八十年》、《茅盾研究八十年书系》等。出版权威点评版《朝花夕拾》(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),参编学术著作10余种,在《文学评论》、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、《文史哲》、《鲁迅研究月刊》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。